文物古董对研究历史有很大的价值,但在我国,文物被重视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的,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在此之前,很多古董物件都散落在民间且得不到重视,更有甚者,会将宝贝无意中毁坏,这对历史的研究非常不利。
1969年,广西的普驮寨修路,工人们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意外挖出一个黄色坚硬物体,大家以为是黄金,便合力将其全部挖出,却发现这是一具棺材,也不是黄金而是铜质。虽说不是黄金不值钱,但工人们也知道,古人喜欢在棺材里放好东西,于是争先恐后地将棺材打开,把里面的宝贝抢光,只留下了棺材和里面的尸骨。挖出棺材的消息很快传开,有些懂行的文物专家觉得这具棺材非同一般,希望在上报国家后赶紧派人保护起来。
但我们说了,文物被重视是七八十年代的事情,而且当时还正处于“除四旧”的尾巴时期。上报后有关部门认为这棺材是典型的“四旧”,应该就地处理掉。不过当时铜还挺有用,于是这具棺材最终被拉去农机厂熔化掉做了其他实用的东西。没过几年,大环境发生变化,文物慢慢得到重视,很快又有人在不远处挖出了别的宝贝,这才让有关部门想起了那具已经被融掉的棺材,除了痛心外,只能抓紧追回那些被工人们瓜分的宝贝,经过对这么多东西的调查研究,专家发现,这具棺材的主人,身份还不低!
我国广西地区在秦朝以前并未被纳入到中华版图中,所以此前先秦的历史就很难考究。不过早在四千多年前,广西西北地区有个“句町国”,在汉朝时期发展还十分好,如果从汉代时期的历史追究的话不难发现,当时那一带有三个国家,除句町外还有叫夜郎和滇的两国。后两国和汉王朝不对付,最终被踏平,而句町则因为协助汉王室平定反叛得以继续发展,后来慢慢发展壮大,奇怪的是,这一个国家消失得几乎不留痕迹,很难让后人找到存在过的印记,而铜棺中的文物就来自于这一个国家,那具铜棺的主人就是句町国的国王。
虽说铜棺被毁,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跟着不复存在,好在弥补及时,不仅调查清楚铜棺的来历,同时还填补了一部分历史遗漏。如今追回的几件文物也都存放在广西博物馆中,其镇馆之宝——铜鼓,就是这么来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